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跨境稅收服務持續優化升級

2024-02-05 10:58:27 作者:董碧娟

談談容易被跨境電商賣家忽視的稅收風險問題- 晨飛

“這樣面對面的溝通機制,體現了中國政府部門對外資企業的重視,讓我們感到很溫暖。”在近日國家稅務總局舉辦的在華外國商會座談會上,中國美國商會副會長馬瓊娜這樣說道。當日會場內,一邊是來自美國商會、歐盟商會、韓國商會、日本商會的多位代表,一邊是來自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納稅服務司、政策法規司、貨物和勞務稅司、所得稅司、征管和科技發展司等部門的負責人。代表們暢所欲言,稅務干部們認真記錄并積極回應,既有聚精會神探討專業問題的嚴肅認真,也有“老朋友”間聊天對話的輕松融洽。一場交流下來,雙方都收獲滿滿。

這次座談會標志著國家稅務總局與在華外國商會溝通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是我國跨境稅收服務持續優化升級的一個縮影。

形成“1+36”服務矩陣

“2023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正式對外發布‘稅路通’跨境服務品牌。截至目前,36個省級稅務部門已全部創建‘稅路通’服務子品牌,形成了以國家稅務總局為龍頭、以36個省級稅務局為支撐的‘稅路通’‘1+36’服務品牌矩陣。”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蒙玉英介紹。

在此基礎上,構建總局、省局兩級專家服務團隊,依托涉稅訴求解決機制、跨境納稅人溝通機制、稅收政策服務機制三個機制,推出國別(地區)投資稅收指南、海外稅收案例庫、跨境納稅人繳費人常見問題解答和“走出去”稅收指引4個知識產品。

2023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依托“稅路通”跨境服務品牌,扎實落實外商再投資遞延納稅政策,優化優惠辦理方式,實現申報數據預填報,提高政策享受便利度;持續推進跨境涉稅疑難問題解決,陸續發布34個跨境納稅人繳費人常見問題解答;梳理現行有效的51項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務便利化舉措,更新發布《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向超過13萬戶跨境納稅人進行“精準推送”減稅降費紅利賬單,進一步提升跨境納稅人繳費人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在稅務總局統籌指導下,各地稅務部門結合區域特色精心打造“稅路通”子品牌。比如,安徽推出“稅路通·安企心”服務,圍繞實現跨境投資信息通、政策通和服務通,制定了四方面11項服務舉措,為“走出去”和“引進來”企業提供全周期涉稅服務。寧波市推出“稅路通·甬相伴”服務,打造惠企政策靠前輔導、涉稅疑難問題專家會商、多點事項部門協同的綜合服務體系,組建“稅收服務專家團隊”,快速響應涉稅訴求。

廈門打造“稅路通·鷺稅暢行”服務品牌,首批推出四大類16條舉措,圍繞“引進來”和“走出去”納稅人需求,從建立專業服務團隊、暢通溝通機制、提供全周期服務、創新稅收公共知識產品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廣西稅務部門推出“稅路通·八桂行”微信小程序,持續更新包括越南在內的各國稅制、稅收條約、投資指南等“一帶一路稅制通”知識體系,小程序上線至今訪問量累計已超700萬人次。同時,還在廣西稅務12366服務熱線設立外語坐席、“跨境服務”專線、“走出去企業”專線。

“我們在12366上海(國際)納稅服務中心開通了中國國際稅收服務熱線,為跨境納稅主體提供中英雙語咨詢服務,并先后推出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6個語種的自動語音播報服務。”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負責人唐慶海介紹,截至2023年底,熱線累計提供人工中英雙語咨詢服務33.6萬次,滿意率近100%。

政策支持持續穩定

依托“稅路通”這一系統化、專業化的服務載體,系列稅收優惠政策紅利更加精準高效地直達跨境經營企業。“現行企業所得稅法不區分資本性質,對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給予同樣的稅收政策,為外資企業發展營造了公平的稅收環境。”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副司長王海勇介紹,2023年我國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并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新增7月預繳申報期作為政策享受時點;延續實施設備、器具一次性扣除政策等。系列政策有助于外資企業進一步加大投資。  

據了解,為便利外資企業和外籍人士及時了解相關稅收政策措施,稅務部門對現行有效的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支持政策和征管服務舉措進行了梳理更新,編寫形成了新版《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已于今年1月16日正式發布。政策指引分為穩外貿政策和穩外資政策兩大領域,共包括51項具體內容。其中,穩外貿相關稅收政策包括出口貨物勞務稅收政策、跨境應稅行為增值稅政策、外貿新業態稅收政策、出口退(免)稅服務便利化舉措等19項。穩外資相關稅收政策包括鼓勵外商投資稅收政策、吸引境外人士稅收政策、支持金融市場對外開發稅收政策等32項。

預約定價安排也為跨境納稅人提供了更多稅收確定性。所謂預約定價安排,是指企業就其未來年度關聯交易的定價原則和計算方法,向稅務機關提出申請,與稅務機關按照獨立交易原則協商、確認后達成的協議,屬于稅務機關對企業提供的一項服務。作為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預約定價安排可避免和消除國際重復征稅,更好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2023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以中英文形式對外發布《中國預約定價安排年度報告(2022)》。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稅務部門穩步推進跨境涉稅爭議相互協商,與協定伙伴轄區簽署31例相互協商協議,為納稅人消除重復征稅約20億元。

另據統計,企業所得稅申報數據顯示,2023年外資企業境外投資者享受遞延納稅的再投資金額同比增長0.8%。自2018年實行外商利潤再投資暫不繳納預提所得稅優惠政策以來,外商累計享受遞延納稅的再投資金額已達6603億元。

創新探索更進一步

國家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劉運毛表示,將于近期會同有關部門發布第二期出口退稅專題宣導產品的多語種版本,保障各類出口企業快速精準了解政策規定、高效規范申報辦理退稅。下一步將持續做好“稅路通”品牌建設工作,深度融合企業服務需求和稅務服務舉措,為跨境經營企業提供更便利的服務和更精準的政策指引。

“我們注重在跨境稅收服務中發揮好多元主體的協同作用,為跨境納稅人建立專門聯系渠道,注重加強與當地商務、發改、海關、外匯管理等部門的數據共享和溝通協調。”唐慶海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完善“稅務專家+涉稅專業服務人員+外語人才”三方聯動的工作模式,積極引導支持涉稅專業服務機構融入“稅路通”品牌建設具體過程。

各地方也在積極探索。在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稅務部門深入推進“跨地域”國際稅收事先裁定服務,建立橫琴、前海、南沙三區聯動稅收合作框架協議,促進三大戰略平臺稅務執法聯通協同,更好滿足企業在跨境運營過程中的涉稅訴求。同時,全面梳理稅費政策落實口徑,確保政策執行一致性,從源頭上避免涉稅爭議。青海稅務部門依托大企業復雜涉稅事項協調機制,扎實開展稅費政策確定性管理,梳理中國與老撾稅收政策差異,幫助轄區鹽湖企業消除重復征稅等跨境投資涉稅風險,順利拓展海外業務。

近日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明確,今年將加強稅收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完善“一帶一路”稅收征管合作機制,加力推進“稅路通”品牌建設,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稅收營商環境。“中國稅務部門十分重視外資企業的呼聲和訴求,將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繼續拓展‘稅路通’服務品牌矩陣效應,全面落實外商投資企業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為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稅務力量。”蒙玉英表示。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查雪霏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