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各類理財產品開始成為投資者獲得收益的重要工具。眼下春節將至,辛苦打拼一年的市民也即將迎來年關收獲,市民應該如何投資理財?理財產品是否還值得托付?
銀行理財掀起“降費潮”
12月以來,多家理財公司推出產品費率優惠活動。江蘇銀行“蘇銀啟源現金”“恒源日申新客新資金”“恒源目標盈”等產品讓費幅度0.05%至0.1%不等;招銀理財連續發布多條理財產品費率優惠公告,對旗下“招銀理財招贏日日金36號現金管理類理財”等多只固收類產品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相關費率進行調降。
“我們希望借此機會吸引更多客戶增加投資。”南通市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稱,今年以來,理財市場多次動蕩,讓不少市民對理財產品失去了往日的信賴,也讓市民在選擇理財產品時變得更為謹慎。通過降低常常被大家遺忘的費率,來增加市民的關注度,也希望通過此舉讓費率優惠的理財產品脫穎而出,從而提振理財產品銷售。
正確認識自己和理財產品
除了常常被市民忽視的費率,理財產品中還有不少細節被市民忽略。“風險評測這一環節是進入理財市場的‘敲門磚’。”江蘇銀行南通分行的一名資深理財經理認為購買理財產品首先要了解自己,然后再了解產品,除了要考慮自己的資金量,更重要的是通過銀行的風險評估正確認識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在此基礎上,就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理財產品一般按投資范圍、風險等級、估值方法等分類。按風險評級分類,理財產品可分為R1.低風險產品、R2.中低風險產品、R3.中等風險產品、R4.中高風險產品和R5.高風險產品。
“R1.低風險產品和R2.中低風險是大部分市民的首選,也是江蘇銀行主推的產品類別。”該理財經理說,這類產品的底層資產相對來說安全性較高,所以產品的安全性也相對較高,適合大部分的市民。
“去年,我們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斬獲23個大獎。”該理財經理稱,截至2023年12月末,蘇銀理財管理規模超5200億,全年募集規模超10000億,全年兌付收益近120億,累計服務客戶數超330萬,其中,蘇銀理財旗下重點產品2023年平均兌付年化收益率較穩健,周開放1號為2.89%、月開放2號為3.41%、6月定開系列為3.31%、1年定開系列為4.01%。
把握風險和收益“雙平衡”
2022年1月1日,資管新規正式落地,資產管理行業的理財產品從此打破“剛性兌付”,保本型理財產品正式退出市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成為理財市場的新階段。
兩年時間,不少市民也由最初的恐慌轉變為理性應對。我市一家大型國有銀行的資深理財經理表示,一分風險,一分收益,如今產品的安全性,包括產品底層資產是何構成、會有多大的波動,波動幅度是否在自身接受范圍內,都成了大家選擇產品的考慮因素。
眼下春節將至,不少市民也習慣將年終獎等閑置資金用來購買銀行理財。根據各家銀行專業人士的反饋,他們建議市民在風險和投資習慣間進行有效平衡,對于大部分市民來說,R1.低風險產品和R2.中低風險是較為合適的選擇,同時,市民還需根據資金的預期存放時長進行期限搭配,如果將長期資金作為短期資金投資,將會面臨收益下降的風險。如果資金預期存放時長待定,那么三個月和六個月的理財產品是兼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最佳選擇。
來源:南通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