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楊凌示范區聚焦發展、強化統籌,堅持把主題教育與重點工作相結合,以科技創新賦能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加速集聚,打造現代農業創新高地。
1月4日,在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只見疫苗生產車間內,自動化生產設備不間斷運轉,分裝、凍干、扎蓋、貼標、數據采集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
“我們注重在生產過程中進行科技創新。比如這個細胞培養瓶,在進烤箱前必須控水,避免炸裂。為了規范這道工序,我們設計了一種放置細胞培養瓶并對其進行控水的支架,還成功申請了實用新型專利。每個支架至少可放置20個瓶子。”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員工胡春艷稱。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以產品需求為導向,勇于擔當作為,激發黨員的工作熱情,積極與高校開展技術創新攻關合作,以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截至目前,該企業獲得實用新型專利6個,完成科技成果登記5項,各項創新為企業節約資金150余萬元,創造效益近3000萬元。
“我們企業主要生產獸用生物制品,開發獸藥。我們鼓勵一線工人、技術能手總結生產經驗,申報專利。這既是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也便于工作經驗推廣。”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工程師胡江鋒說,“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完善科技創新機制,將創新成果與生產經營工作深度融合,助力產業振興,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使生產效率提升。在接種收獲間,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呂永鋼操作著全自動接種收獲一體機。他說:“這套機器有42個針頭。接種環節需要進行檢測,以前檢測必須一個一個過,效率太低,所以我們專門發明了一個配件,可以同時檢測42個針頭的接種量,清洗也更加方便。”
在主題教育中,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注重學以致用,該企業滅活苗車間病毒班獲得陜西省“夢桃式班組”榮譽稱號。
作為班長,胡春艷雖是一名“90后”,但卻是工友眼中的多面手。8年一線工作經驗,讓她熟悉了各崗位工作流程,工作需要時,她總能第一時間頂上去。“對我來說,一線工作就是檢驗黨性的磨刀石,只有沉得下、耐得住、頂得上,才能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胡春艷介紹,滅活苗車間病毒班組共有成員13名,全部為共產黨員,在工作中,大家一手抓創新、一手抓生產,學習夢桃精神,爭做時代奮斗者。
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楊凌綠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優秀黨員與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咸陽市武功縣蘇坊鎮等地大型養雞場、養豬場,開展技術服務助農實踐活動。活動中,專業技術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圈舍建造、購買運輸、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注意事項,現場解答養殖戶遇到的問題,并宣講政策,增強群眾發展信心,推動鄉村振興。
近年來,楊凌示范區扎實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示范推廣。去年,該區6個農作物品種入選全國主導品種,8個小麥品種通過國審。截至目前,楊凌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20家,與10個市開展農業科技合作項目95個。
“我們將持續優化完善主題教育推進舉措和機制,確保把各項工作做扎實、做到位,督促引導示范區各級各部門統籌兼顧,在推進中心工作中深化主題教育,以主題教育成效破解工作難題,真正做到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田曉煒說。
來源:陜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