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聯社3日報道稱,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方文圭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供應鏈合作方面韓國將采取務實的政策。未來,韓國一方面將加強與美國和日本的供應鏈關系,另一方面必須與韓國的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合作。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剛剛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11月韓國出口擺脫低迷狀態,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對中國的出口復蘇。
“韓國在經貿領域需要采取務實戰略,因為在安全、制造業和更廣泛的經濟領域,韓國都面臨如何在中美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方文圭表示,中美之間的高科技之爭可能會持續,韓國在全球供應鏈方面將強化與美日的合作。但考慮到韓國的經濟結構,與中國的持續合作也是必須的。
韓聯社稱,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9個月,中國占韓國出口總額的19.7%。同時,韓國在鋰、鎳等關鍵工業原材料方面也嚴重依賴中國。12月1日起,中國正式實施對特定石墨物項進行出口管制的政策,而石墨是電動車電池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關鍵原材料。方文圭稱,中方類似的舉措將對韓國貿易和制造業產生重大影響,希望與中方建立多種溝通渠道。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數據顯示,韓國11月出口額為558億美元,比去年同月增長7.8%,連續兩個月保持增長態勢,對華貿易的良好表現成為關鍵因素。11月韓國對中國出口額為114億美元,是今年以來的最好表現,并且連續4個月突破100億美元。今年3月,韓國對華出口觸及低點,較去年同期下降33%,此后逐步改善,月度對華貿易逆差從1月份的39.4億美元減少至11月份的7.3億美元。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院長趙相賢表示,隨著半導體對華出口的恢復,明年將實現對華出口的止跌回升。
針對長達一年的韓國對華貿易逆差,方文圭希望制定新戰略來應對貿易結構的變化。方文圭表示,中國科技進步迅猛,在平板顯示器、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領域已經超過韓國,導致韓國對華零部件和中間產品出口下降。韓國當務之急是提升在先進領域的技術實力,以優質商品和增值消費品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