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振興是推動鄉村振興的“加速器”,近年來,楊陵區大寨街道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高標準構筑“花園鄉村”,促進“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優化產業布局,催生內生動力不斷提升;狠抓特色產業,全力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如今,大寨街道一處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生動場景,匯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村山居圖”,為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村頭機械響,棚里農作忙;綠籬門前栽,致富新景象。
走進楊陵區大寨街道,黎陳村洗掉“灰頭土臉”,開啟了“花園鄉村”的“美顏模式”;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項目加快實施,項目主體初具雛形;杜寨村“共享菜園”建設號角吹響,演奏起街道發展“集體經濟”的“富民曲”;西農未來研究院蓄勢在建,應勢啟航……大寨街道正乘著楊凌履行現代農業“國家隊”使命的“東風”,譜寫著鄉村振興的壯美篇章。
近年來,大寨街道通過抓黨建強隊伍、抓項目促發展、抓振興促和美、抓民生強保障、抓產業強經濟,花園鄉村“扮靚”鄉村空間,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集體經濟蓬勃發展。大寨街道以“活水”澆灌出鄉村發展“富貴花” ,以“實招”鋪就鄉村振興“金色路”。日前,記者走進大寨街道,在“遍地金光映秋色”的基層田野上,感受鄉村振興新氣象、農民生活新變化。
“小街道”履行“大使命”
楊凌是座農科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就坐落在這里。9月19日,楊陵區的大寨街道,迎來了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在街道轄區開工建設。
9月19日,由中鐵十二局等多家施工單位共同建設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項目在陜西楊凌正式開工。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在大寨街道規劃建設用地1200畝,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總投資41.56億元。項目規劃建設未來農業前沿交叉研究中心等6個科研創新平臺,1個為科教人員服務的綜合配套設施。力爭通過5—10年,將未來農業研究院建設成為引領未來農業發展的新引擎、匯聚人才的新高地、人才培養的新特區、國際合作的新平臺。而楊陵區大寨村,也將乘勢而起,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農科教資源稟賦,邁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新征程。
大寨街道城改辦主任張興說:“我們大寨街道將自覺履行使命、盡銳出戰,全力保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來農業研究院建設。”
“小毛桃”孕育“大產業”
陜西省是我國獼猴桃生產大省,而在楊陵區,獼猴桃產業也是大寨街道的重點產業。為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大寨街道依托自身優勢,通過引進企業和自主發展相結合,帶領村民大力發展獼猴桃產業,積極融入楊凌示范區國際農業合作交流“大格局”,謀劃建設了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項目。
據悉,該項目是楊陵區2023年重點建設項目,項目位于大寨街道辦黎陳村,由大寨街道統籌協調,總投資1955萬元。項目涵蓋獼猴桃組培育苗室、六連棟育苗溫室、軟棗獼猴桃栽培展示區、休閑農業體驗區、果品儲藏分選包裝區、獼猴桃產業綜合服務中心、園區生產道路等硬件設施建設,同時提升新優品種示范區35畝、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優系)、改造保護性栽培示范區,加裝伸縮式防護棚。還通過購置有機肥、碳基營養肥、果園全程機械化作業農機等,改良全園土壤,提高生產效益。
項目建成后,將全面連通大寨街道獼猴桃產業鏈的生產端與市場端。同時,項目將為楊凌示范區獼猴桃新優品種選育、試驗推廣等工作有效賦能。
楊凌國際獼猴桃創新創業園高級農藝師高志雄說:“小毛桃,大產業。我們將通過項目建設做好創新示范,探索推廣好的科研成果,帶動村民致富。”
“小鄉村”變身“大花園”
走進大寨街道黎陳村,鄉村美景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平坦寬闊的鄉村道路、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詩意如畫的田園風光。黎陳村的環境之美,折射出了大寨街道村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追求、新期盼。
今年以來,大寨街道黎陳村聚焦把鄉村“扮靚”“扮美”,全力推動門前統建、綠化及基礎設施提升等工作,堅持“點、線、面”結合,對農戶屋內外、院內外、村組道路、公共環境進行全面清理優化,對亂搭亂建、亂寫亂畫、亂堆亂放等“三亂”現象集中整治,目前已清理門前排水渠2000米,種植苗木1200余棵、綠籬60000余株,門前統建硬化400平米,村容村貌得到極大改善,“戶戶比整潔、組組比干凈、村村比綠化”的文明鄉風深入人心。
黎陳村村民周巧英告訴記者:“村子變美了,城里有的,村里也都有了。以前村里環境不好,晚上沒有路燈,晚飯后就直接在家睡覺了。現在村里有了路燈,也搞起了綠化,到處都是花花草草,就連鄰村的人經常結伴來我們村轉,幸福感真的很強。”
“小院落”扮成“大民宿”
習近平總書記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句話,在大寨街道變為了現實。
為了讓街道梁氏窯社區村民在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發展產業致富,共享改革開放和鄉村振興的紅利,大寨街道在梁氏窯社區擘畫了農家公寓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4800萬元,其中,村民自籌4000萬元,主要是對現有住房和閑莊空院按照五星級民宿小院標準實施升級改造。集體出資800萬元對村內五條街道道路、上水管道、天然氣、門前統建進行提升改造,項目有效帶動社區“民宿”產業和素食文化蓬勃發展。目前,已改農家公寓33戶,成品房401間,入住率達到100%,實現年收入220多萬元,已改戶的戶均年收入達7萬元。
大寨街道黨工委書記劉振濤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班子引領是關鍵,群眾發動是核心。在大家協力推動下,我們創造了城中村‘不拆變改’的新模式,讓村集體產業發展迎來了新氣象。”
村美,人和,業興,民富——金秋時節,走在大寨街道轄區的社區、村落,蓬勃發展的鄉村產業、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令人賞心悅目,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富村山居圖”正徐徐鋪展。
來源:農業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