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征途萬里。十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間,但對商南縣工業集中區而言,這是銳意進取、實干爭先的十年,是砥礪奮進、碩果累累的十年,是跨越發展、意義非凡的十年。
商南縣工業集中區位于陜豫鄂三省八縣結合部,成立于2009年,由縣城片區、富水片區組成,規劃面積6.98平方公里,境內寧西鐵路、滬陜高速、312國道、345國道穿境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園區2010年10月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建設園區;2018年被國家發改委等5部委納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版),并被省工信廳命名為“創新轉型示范”園區;2023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商洛市勞模先進集體”;2023年9月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也是商洛首家通過省政府認定的縣域工業集中區。
近年來,園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商洛市委“一都四區”發展定位和商南縣“四大名城”建設目標,立足產業現狀和資源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壯大產業集群。以省級“鏈主”企業中劍公司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以萬達智造、天元新能源為龍頭的裝備智造產業,以高科食品產業園、霄龍醫藥產業園為龍頭的綠色食藥產業,以虎之翼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已初步聚鏈成群,現代材料產業園、硅科技產業園、鎂材料產業園等“區中園”建設初具規模。截止2022年底,園區入駐企業110家,其中規上企業30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實現工業產值81.7億元,上繳稅金1.14億元,從業人員近8000人。
十年韶華,園區從小到大,十年奮斗,產業由弱到強。十年間,園區干部用辛勤的汗水譜寫了一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華彩樂章,隨著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園區已成為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培育投資沃土 夯實發展之基
走進商南縣現代材料產業園,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筆直的道路、一排排整齊的標準化廠房,一個生機盎然的現代化園區迎面而來……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為有效解決工業基礎薄弱等難題,科學編制發展規劃,完善基礎配套設施,高效集約利用資源,修編園區總體發展規劃、控制性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等,為園區科學持續高效發展指明方向,也為“筑巢引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成立之始,園區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按照“一次規劃、適度超前、分步實施”的原則,科學合理規劃,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7.6億元,先后修建工業大道、富園路、沐河路、幸福路、創業路等道路8.2公里,搭建中小企業孵化園、返鄉創業科技產業園等創新創業平臺,園區內學校、銀行、通訊網絡、電力專線、天然氣等設施一應俱全,為企業入駐提供了良好投資環境;兩年前,為加快園區產業轉型和提質擴容,現代材料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按照“現代化、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產城化”五大理念,建成了8棟現代標準化廠房,目前已投入使用。同時在其周邊布局了智能大數據平臺、綜合服務中心等服務平臺,啟動了污水處理廠、110千伏變電站等水電路氣訊配套設施建設,為入駐企業提供最優質、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務。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棲來。十年來,商南縣堅持把園區開發建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的新引擎,持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優化硬件環境,持續提升園區的承載力和吸引力。
健全服務機制 優化營商環境
2013年,在《商南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的吸引下,商洛市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珺從深圳回到家鄉商南發展,一開始沒有自己的廠房,但商南縣的引資政策很好,縣上建有中小企業孵化園,劉珺的企業直接入駐孵化園,入駐后即可生產運營。從那時起一直到2020年,7年時間,政府免費為劉珺的企業提供廠房。“免繳房租,加上水電費等方面的優惠,7年間,至少為我們公司節省了近2000萬元資金。”劉珺說。
企業要安心發展、成長壯大,必須靠一流的營商環境。近年來,為了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優,縣域工業集中區秉持親商、安商、惠商的理念,持續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園區的招商優惠政策不僅僅局限于本地創業人士,外籍來商投資創業的企業也可同樣享受。
陜西達沃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精密滑臺、工業機器人制造為主的民營企業,公司總經理劉洪偉是河南人,他也是看中了園區這片發展熱土,他來商十年,從最初入駐中小企業孵化園到2022年入駐現代材料產業園,企業一路成長,一路壯大。劉洪偉說:“除了前期減免租金外,園區還提供全流程手續辦理、不定期組織開展招商引資、融資政策解讀等,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園區不斷為企業做好優質的服務,同時在為企業排憂解難方面真正出實招、做實事,切實做企業家的“服務員”“店小二”,無事不擾、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創業、舒心發展。在面對企業普遍存在的資金緊缺、融資困難的問題,園區協調組織縣人行、縣農行、縣農商銀行、長安銀行等金融部門和政府主管部門,召開政銀企座談會,幫助企業在信貸、賬戶結算、電子銀行等各領域與銀行深度合作。
“信賴源自真誠,服務贏得未來”,縣域工業集中區用創新的高度和服務的溫度贏得了投資者的熱度和發展的速度,讓商南這方熱土變得更具吸引力,使得企業輕裝上陣,安心發展。十年傾心服務,商南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園區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和共同贊譽。如今的園區,已經成為外來客商投資興業的洼地。
聚焦發展動能 強化項目招引
富水片區,醫藥中間體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現代材料產業園內,年產5000噸肉制品深加工項目廠房裝修熱火朝天;城關片區,柏倫包裝產業園、陜西泰科泵閥等企業生產高歌猛進……行走在商南縣城周邊,一個個項目先后落地,一批批企業茁壯成長,描繪著項目推進、產業奮進的精彩畫卷。
商南縣天和泥漿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廢舊紡織品為主要原材料生產石油鉆井助劑的科研型企業,同時提供鉆井泥漿現場技術服務,研發生產鉆井泥漿產品,主要服務于石油,天然氣鉆井領域,擁有專利40余項,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經理康朝權說:“十年前,我們響應縣委、縣政府號召,回鄉創辦了商南天和泥漿有限公司,并一直致力于創品牌、做口碑,帶動家鄉群眾致富,在疫情期間,我們擔當社會責任,累計向社會捐款近200萬元。未來十年,我們計劃新建年產20萬噸油田壓裂支撐劑生產線等項目,做到泥漿材料品種全覆蓋,打造西北地區最大的泥漿材料集散地,在縣委、縣政府為我們搭建的返鄉創業舞臺上再作新貢獻,為商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年產500萬件冶金粉末制品的陜西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堅持走“專精特新”之路,公司瞄準國際國內新材料市場,從德國引進先進生產線,生產的冶金粉末主要應用于汽車零部件、航空航天精密配件。公司負責人孫文說:“我們屬于陜西天元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十年來,天元新能源一直穩步發展,現在我們企業的發展目標是總公司做大,子公司做專,產業鏈做強,帶動商南經濟發展,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
擁有國內國際專利證書235個的商洛虎之翼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出口美國、韓國、土耳其等國家和地區,是一家技術含量“爆表”科技型企業。2016年,公司成立虎之翼研究院,專注于半導體照明產品技術創新和新品研發,下設產品設計中心、工程技術中心、未來實驗室。其中,未來實驗室會做大量基礎性、前瞻性和外延性的科學研究。該公司副總經理趙然告訴記者:“高端人才是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大量的工作主要靠機器來完成。”
陜西高科農業食品產業園是一家依托商南本地茶葉、食用菌、獼猴桃等農業資源優勢打造的智能化高科技農業產業園區,是我縣綠色食品產業鏈龍頭企業。今年發展的商南縣供港蔬菜項目逐步打開國內國際市場,成為商南綠色、生態、健康的供港蔬菜公用品牌,帶動受益群眾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為我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鄉村振興貢獻了積極的力量。
……
一家家企業在各自領域閃耀著光芒,匯成了商南縣域工業集中區創新的“璀璨星河”,一項項成果見證了園區砥礪前行,見證了園區的硬核實力,更見證了商南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商南縣工業集中區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聚焦“內搭平臺、外聯老鄉”,全力保障“招大引強”,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今年1—6月先后赴湖北宜昌、河南西峽、江蘇溧水等外地叩門招商,在西安、南京等地舉辦標準化廠房招商推介活動4次,接待客商考察15批次,新引進泓宇新材料、盛春禾合實業、汀味融綠色農產品開發等企業8戶,占年度任務的100%,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6.99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58.25%,園區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2022年度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壯大產業集群 做強發展引擎
近年來,商南縣工業集中區圍繞縣委、縣政府“四大名城”建設目標,強化“穩鏈”“補鏈”“固鏈”“延鏈”,依托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構建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合作的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化發展。
為充分發揮省級“鏈主”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商南中劍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763”科研攻關為技術支撐,布局高純硅、石墨新材料等十大產業項目,著力打造百億硅產業集群。目前,3萬噸高純硅粉、光伏硅廢料回收加工再生項目已建成投產,10萬噸高純硅項目一期將于年底投產。
立足資源優勢,發揮新豪迪、金潤礦產、森德瑞爾三家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聚力打造的鎂材料產業園是一個從初加工向硫酸鎂及白炭黑、超細氫氧化鎂、高純氧化鎂、金屬鎂、鎂制品加工等全產業鏈延伸的百億級產業集群。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可達21.78億元、利稅1.51億元,目前,一期已建成綠色礦山開采區、型砂及耐材生產區、硫酸鎂生產區,預計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億元,上繳稅金突破1000萬元。
“有了不斷壯大的產業集群,才能吸引更多企業與資本入駐。”商南縣工業集中區搶抓晉級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機遇,精準定位,發揮區位優勢,抓牢產業基礎,構建起完備的產業體系,把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積極培優育強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集群,促使全縣工業經濟煥發無限生機。
立足更高起點 奮楫揚帆啟航
壯志繪宏圖,大略謀發展。下一步,商南經開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合理、集約、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嚴格執行法律法規和環境準入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和基礎配套,切實提高專業化運營服務能力。聚焦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產業鏈條,做大做強產業集群,著力將商南經開區打造成全縣實體經濟的承載區、創新驅動的核心區、改革開放的引領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一是精準招商引智。立足全縣產業現狀和資源優勢,根據商南經開區規劃布局和產業鏈條融合發展要求,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繪制“招商地圖”、“產業鏈招商圖譜”和延鏈補鏈強鏈“路線圖”,實施掛圖作戰,推進精準推介、精準引進、精準落地。通過拍攝一部招商宣傳片、制作一本招商宣傳冊、撰寫一篇推介詞、組建一支招商小分隊“四個一”舉措,聚焦新材料、裝備制造、綠色食藥三大主導產業開展叩門招商、以商招商、鄉情招商,積極引進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企業、上下游配套企業,努力推動商南經開區招商引資提質升級。二是狠抓項目建設。以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為抓手,持續強化大抓項目抓大項目鮮明導向。建立全鏈條服務體系,制定項目服務清單,對重大產業投資項目實行專員服務負責制、專班推進制、“五個一”責任包抓制,積極協調化解項目供地、融資等難題,全力推動現代材料產業園、硅科技產業園、鎂材料產業園等“區中園”和天然氣液化調峰、海越集團電解鋁廢渣循環利用、天和泥漿生產線遷移、工業污水處理廠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為商南經開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蓄積強勁動力。三是深化對外開放。制定《支持商南經開區深化管理制度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在培育對外貿易、研發平臺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給予支持。加快出口基地和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吸引外貿企業入區落戶。瞄準“一帶一路”開拓海外市場,精心培育丹江農特、東正化工、虎之翼、達沃鑫等外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和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態發展,打造全鏈條的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深化與境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互利合作,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四是強化科技創新。以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引擎,依托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和虎之翼研究院西安分院,聚焦產業關鍵環節技術創新,布局建設“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全鏈條孵化體系,梯度培育虎之翼、天元新能源等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獨角獸企業,激發商南經開區創新創業活力。五是全力促產達效。深入開展“進企業、問需求、送服務、促發展”走訪調研活動,定期組織召開政銀企座談會、產銷對接會、重點企業用工保障招聘會等系列活動,協助企業解決融資、銷售、招工和員工技術培訓等難題。鼓勵通過依法收回、協議置換、兼并重組、費用獎勵等措施,進一步盤活神州科技產業園等閑置廠房,實現“騰籠換鳥”,不斷提升發展質效。六是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政策允許范圍內,在商南經開區推行投資項目容缺審批、告知承諾制管理方式,探索推行“標準地”改革,推進工業用地方式由出讓為主向租賃、出讓并重轉變,探索推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等供應方式,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積極引進和培育設計研發、信息數據、電子商務、財稅咨詢、人力資源等生產性服務業,為入駐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昔日溝壑縱橫到如今欣欣向榮的實體經濟發展陣地,商南縣工業集中區在工業經濟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未來,也必將繼續閃耀璀璨光芒,書寫精彩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