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西安市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結合網絡技術,打造“云踏勘”系統,目前在臨潼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率先正式啟用,開啟“遠程不見面、辦理更及時”的踏勘服務新模式,打通政務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勘前“云指導”,簡單操作更便捷。針對踏勘標準不清的辦事群眾,推出餐飲、超市、藥店等7個高頻辦理事項的“VR實景圖+實體模型”,并在微信公眾號同步上線VR、3D圖示觀看端口,滿足辦事群眾足不出戶即可全景觀看的查詢需求。辦事群眾提出申請后,工作人員主動聯系確定遠程踏勘時間,并在“云踏勘”系統中新增業務申請單,而后將踏勘鏈接通過短信的方式發送,辦事群眾可以直接點開鏈接或通過“臨潼區行政審批服務”微信公眾號進行遠程視頻踏勘。
勘中“云視頻”,技術賦能更高效。工作人員通過“云踏勘”系統向辦事群眾發起遠程視頻,依據辦事群眾定位信息核實其申報地址的真實性,對照“踏勘規范”逐一完成要素核查,并對其重點區域和關鍵場景進行截圖保存,確保踏勘行為標準規范。對于聯合踏勘事項,專家及監管部門也可同時在線“云踏勘”,實時互動,實現多方、多端無障礙溝通,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踏勘服務效能實現了質的飛躍和量的提升。
勘后“云保存”,數據留痕更規范。“云踏勘”結束后,工作人員將踏勘結果一次性告知,并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發送至辦事群眾,系統則自動生成具有踏勘人員電子簽名的踏勘意見書,實現“全程閉環、云端可控”。同時工作人員對“云踏勘”全過程的影像、后期整改圖片及踏勘核查表等資料將按照電子材料規范進行云端存檔,可在線查詢、隨時追溯,確保“云踏勘”運行高效規范、公開透明。
目前云端已上線7個的“VR實景圖+實體模型”,在線瀏覽2723次,獲得辦事群眾一致好評。利用“云踏勘”系統遠程采集現場踏勘影像、踏勘截圖,解決現場踏勘路程遠、時間長等問題,有效打破時間、空間限制,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真正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以“減現場不減標準、壓時限不壓服務”為原則,仔細察看踏勘要點,有效杜絕踏勘標準不一、自由裁量過大等情況,降低了審批工作的廉政風險。全程錄像自動歸檔、保存截圖,最大限度節省了人力、時間及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