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是關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是陜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今年一季度,寶雞市762個省市級重點項目開工671個,開工率88%;新增市場主體7518戶,同比增長13%;抽調684名干部人才組成10個合力團和101個合力小組,深入建設一線……
4月17日,“奮力譜寫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寶雞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勇介紹整體謀劃、一體推進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的寶雞步伐、寶雞成效。
牽住“牛鼻子” 以762個省市級重點項目為支撐
項目內容量質齊升,項目進展速效并進,項目儲備后勁增強。據介紹,今年寶雞市共安排省市級重點項目762個,總投資3881.77億元,年度投資1296.8億元,分別較去年增長10.2%、13.9%和22.6%,其中產業化項目占到項目總數的60%以上,10億元以上項目109個、較去年增長30%。
聚焦工業發展、文化旅游、現代農業、城市建設、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6大領域,寶雞市各確定了十大引領性、標志性重大項目,如投資3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項目、投資13億元的鈦谷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投資11億元的吉利新車型及發動機項目等。
今年一季度,寶雞市762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已開工671個、開工率88%,完成投資472.69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36.45%,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均位列全省前列。帶動全市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其中民間投資增長5.3%,分別高于全國、全省4.5和14.2個百分點。
在儲備項目方面,今年以來,實施招商引資項目834個,成功落戶西北鈦鎳新材料產業園、圣元羊乳全產業鏈等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 抓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寶雞市將強化全要素保障、全鏈條跟進、全方位服務,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300億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左右。
錨定“全國第一方陣” 奮力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度
“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持續在簡政放權、優化服務上下功夫,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王勇介紹,去年寶雞市新增市場主體5.19萬戶、總量位居全省第二,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場主體7518戶、同比增長13%。
一方面,辦事效能切實提升,寶雞市1003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市縣兩級政務大廳集中辦理,126項下沉鎮街和村、社區就近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6%以上,其中全程網辦率達到80%以上,“最多跑一次”事項占比達到98%。另一方面,項目審批全面提速,寶雞市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聯合踏勘”項目審批管理辦法,審批事項精減到47項,申請材料精簡64.2%。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引育、企業培育、品牌建設、金融支持等企業急難愁盼問題,寶雞市打出政策“組合拳”,出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1+5+N”政策體系,設立20億元工業發展基金,市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工業發展專項資金、1億元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和1億元文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全力扶持相關產業發展。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力爭營商環境便利度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寶雞市將以今年100項深化“放管服”改革舉措為支撐,提效率、優監管、強服務,破難點、疏堵點、解痛點,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建立“四項機制” 讓出力出眾出彩干部脫穎而出
寶雞正處在項目提速、招商提效、發展提質的關鍵時刻,持之以恒轉作風是高質量發展的硬保障。對此,寶雞市堅持把干部作風能力提升作為重要突破口,聚焦作風頑疾和能力短板,制定出臺10個方面30項重點任務清單,細化落實191條具體工作措施。
今年以來,市級領導帶頭包抓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帶動全市1600多名縣級干部進一線、進企業、進項目,抽調684名干部人才組成10個合力團和101個合力小組,深入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一線,上下聯動抓、部門協同推、各方齊用力,以實際行動助推高質量發展。
同時,寶雞市出臺《關于鼓勵激勵干部擔當敢拼善闖苦干實干快干的若干措施》和《作風建設專項考核辦法》,建立鼓勵獎勵、能力提升、容錯糾錯、關心關愛四項機制,加大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一線選用干部力度,讓出力、出眾、出彩的干部脫穎而出,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安心謀事、專心干事、一心成事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
“眼下的陳倉大地,處處涌動著發展的熱潮,處處煥發出奮進的氣象。”王勇表示,馬不離鞍、韁不松手,寶雞將持續做實做深做優“三個年”活動,聚焦擴大內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高副中心城市建設水平、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美麗寶雞建設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十項重點任務”,推動寶雞高質量發展縱向有提升、橫向有進位、整體上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