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紫陽縣委十六屆四次全會和紫陽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精神以及上級法院關于服務保障“三個年”活動的統一部署,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司法職能作用,更加有力地服務和保障紫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分析紫陽富硒茶產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基礎上,結合法院審判執行工作實際,陜西省紫陽縣人民法院推出十項措施,護航安康紫陽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普法到茶農,凝聚種茶興業合力。
致力增強茶農法治觀念,提升理性處理家庭、鄰里矛盾糾紛能力,增進家庭團結、鄰里和睦、鄉村安寧,發揮法院以案釋法法治宣傳優勢,在“紫陽法院”微信公眾號開設涉茶司法服務專欄,通過推送到村(社區)微信群開展宣傳,同時利用村組茶農集會時機進行線下普法宣傳。
講法到茶園,凝聚茶工管護合力。
致力提高茶工依法、規范、安全務工能力,減少勞動爭議,利用茶園管護業務培訓的機會,派出法官對茶工加強相關法律知識宣講,增強茶園建設管護合力。
送法到茶企,凝聚精耕細作合力。
致力提高茶企質量意識、標準意識、品牌意識,提升紫陽茶附加值,加強產權保護,員額法官包聯SC認證茶企,在平日里加強司法聯絡,開展“法治體檢”,評估涉法風險,提出防范建議。
明法到茶商,凝聚誠信經營合力。
致力提升紫陽富硒茶品牌保護意識,向茶商發送誠信經營倡議書,告知摻雜使假法律的后果,同時擴大紫陽富硒茶市場影響力。
風險早預警,強化基層訴源治理。
在蒿坪中心法庭設立“紫陽富硒茶司法服務中心”,要求各基層法庭加強與基層綜治、信訪、公安、司法人員聯系,及時收集涉茶糾紛新情況,每月召開一次基層法庭涉茶糾紛研判會,研究防范對策,提出司法建議,助推基層治理。
訴前多調解,提升前端化解能力。
主動融入黨委政府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機制,積極與司法所、村委會、社區等基層組織對接,就訴前委托調解、訴中委派調解、執行和解開展聯動,提供法律幫助和指導。
訴中多施策,尋找最優解決方案。
結合工作實際,堅持因案施策,調判結合,做到案結事了,持續推進“簡案快審、難案精審”,讓大量簡單涉茶案件在立案階段、訴訟前端得到實質化解,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開庭多巡回,解紛普法兩相宜。
充分發揮巡回審判在護航茶產業發展上的優勢,將“巡回審判+巡回宣講”相結合,選擇有典型教育意義和多發性的案件就地開庭、就地調解、就地宣判,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執行多提速,著力提高執行效率。
在蒿坪中心法庭設立“快速執行中心”,配備一個執行團隊,線索接辦10分鐘響應,現場處置60分鐘到達,財產查控48小時啟動。
服務多優化,著力提升群眾滿意度。
提供高質量“一站式”訴訟服務,對涉茶糾紛就地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就地審理、判后答疑等,讓涉茶案件當事人少跑腿。進一步暢通涉茶案件訴訟綠色通道,簡化訴訟程序“快立、快審、快執”,確保涉茶案件辦理提速不降質,同時全面推行“線上+線下”一站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