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因身體原因辭職之時,安倍晉三已經成為日本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出身政治世家的安倍第一次出任首相是在2006年,但一年后就因為身體原因辭職。2012年,安倍東山再起、二次出任首相,此后一直連任至2020年。第二次因病辭職后,安倍并未就此退隱——過去兩年內,他仍然活躍在日本公共舞臺之上。
一直到2022年7月8日。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當地時間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參加競選活動時遭到槍擊,送醫后不治身亡,終年67歲。
外媒評論:“日本永恒的傷疤”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安倍遇刺后當即表示,這種在參議院選舉進程中的卑劣行徑“絕不可原諒”,需要以最嚴厲的言辭予以譴責。據NHK報道,岸田文雄隨后還下令,要求加強對內閣部長及其他高級別政治家的安全保護,強調決不向暴力和恐怖主義妥協。
日本政界、商界、民間都對此事表示震驚和憤怒。執政黨自民黨、主要反對黨立憲民主黨都發聲譴責此次刺殺事件,稱暴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可接受的。自民黨政策研究委員會負責人Senae Takaichi稱這起事件是“不可原諒的政治恐怖主義”。
“安倍遇刺身亡無疑是一件應該遭到強烈譴責的事件。在當今這個年代,使用這種極端手段來解決問題是違背民主主義社會的原則的?!北本┐髮W歷史學系教授、中國中日關系史學會會長王新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日本共同社指出,安倍遭刺殺身亡在日本是相當罕見的一個案件。日本是世界上有著最嚴控槍法的國家之一,也是槍支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自二戰結束以來,沒有首相遇刺身亡。
但日本歷史上曾出現過通過暗殺、刺殺來解決政治問題的一段時期,比較知名的是安倍的外公岸信介遭刺殺一案。1960年7月14日,時任日本首相岸信介遭右翼分子荒木退助刺殺,幸而僅受輕傷?;哪就酥徊逗髮椒Q,“由于在競選總裁問題上對岸信介抱有反感才刺他的”。
涉嫌刺殺安倍的嫌疑人否認因為安倍政治理念而刺殺他。日媒報道稱,涉嫌槍擊安倍的嫌疑人為41歲的日本男子山上徹也,他是前日本海上自衛隊隊員,目前已經被警方逮捕。他被捕后對警方稱,其開槍動機是“對安倍不滿,就是為了想殺他”。
彭博社評論稱,安倍晉三遇刺身亡事件將成為日本一道永恒的傷疤。
最長執政首相的秘密
“安倍應該說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是日本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也是將日本重新帶入國際舞臺的重要人物?!边|寧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陳洋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回顧安倍晉三的政治經歷,他作為日本近年來少見的長期執政首相的形象無疑令人印象深刻。安倍第一次出任首相雖然僅1年,但第二次出任首相時持續了近8年。2019年11月20日,安倍就成為日本戰后累計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2019年8月24日,他以2799天的連續執政天數超越他的外叔祖父,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
陳洋指出,安倍的長期穩定執政,不僅結束了此前日本首相頻繁更替的政治亂局,也確保了很多內政外交政策得以穩定執行,由此也刺激了日本經濟的復蘇,讓日本民眾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進入21世紀以來,日本先后誕生了11位首相。但除了安倍晉三和小泉純一郎(在任5年多)外,大部分首相的任職時間都只有短短的1-2年。譬如在安倍2007年辭職至2012年回任的5年間,就出了5位首相。
王新生指出,安倍長期執政存在多方面政治性因素。首先,他在黨內及黨外都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在自民黨黨內,唯一和安倍有比較大競爭的是石破茂,他首次和安倍競爭自民黨總裁職位時地方選票甚至超過了安倍,但他在議會內支持力度弱于安倍,最終輸給了安倍;此后連續幾次競選他也都輸給了安倍。
在在野黨方面,安倍2012年再次出任首相之前,民主黨曾執政三年,但表現非常糟糕,此后作為在野黨也沒有突出表現,這些都導致安倍所在的自民黨一黨獨大。安倍沒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自然得以持續連任。
事實上,安倍卸任首相后,仍然保持著對日本政治的強大影響力。2021年11月,安倍接任自民黨內最大派系“細田派”會長一職,重返政壇。該派系隨之更名為“安倍派”。此后,他頻繁參加公開活動、接受采訪,在日本社會維持著較高的存在感,也對日本岸田政府的內外政策產生持續的影響。
安倍的突然離世,或將導致自民黨內派系博弈出現新的變數。陳洋指出,安倍的去世可能導致“安倍派”出現分裂,因為沒有誰能像安倍一樣領導整個派系。而“安倍派”的分裂,將影響到自民黨內各派系力量的對比格局。
不過,陳洋認為,安倍的離世在中短期內不會導致日本政壇不穩定。他指出,現任首相岸田文雄自去年10月就任以來保持著相對較高的支持率,去年他曾率領自民黨贏得眾議院選舉,對于本周日的參議院選舉,此前輿論也普遍認為自民黨將贏得勝利?!坝纱艘簿鸵馕吨?,岸田文雄很可能迎來一個沒有全國性大型選舉的3年執政期,政權更加穩固”。
褒貶不一的安倍
安倍任內最著名的政治遺產之一就是“安倍經濟學”。2012年二次出任首相之后,安倍頒布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希望提振日本長期低迷的經濟。他推出了被稱為“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策略,即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緊縮的財政政策以及促進民間投資的結構性改革政策。
“安倍經濟學”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經濟,讓日本擺脫經濟近乎停滯和持續通縮的局面。2012年,日本GDP出現了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的首次持續正增長。但是,由于通脹目標遲遲未能實現、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日本經濟增速自2018年開始放緩。此后,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的多重沖擊讓日本經濟再次遭遇重擊。也有人質疑,“安倍經濟學”是否真的發揮了作用。
而在王新生看來,安倍政權最大的政治遺產是推動確立首相官邸主導型決策過程的體制。他指出,戰后日本的決策過程經歷過三次比較大的變化,從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官僚主導型,轉變為20世紀70年代以后的執政黨主導型,進入21世紀后則逐漸轉向首相官邸主導型,即首相在決策過程中起到主導性作用,整個政治舞臺以首相官邸為中心。
安倍在任期間推動行政改革,弱化行政機構的權限,從而增加首相的影響力。此外,賦予首相政策立案權限,強化內閣官房的作用?!鞍脖洞蛟炝艘粋€強勢領導人的制度設計,這對于他本人的執政是有利的。但對于不夠強勢的繼任者而言,這反而是一種桎梏,導致政權難以持久”。
陳洋則認為,安倍晉三在外交方面的遺產更加突出?!伴L久以來,日本都只是一個經濟大國而非政治大國,但安倍成功提振了日本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和影響力?!标愌蠓Q,如通過舉辦G7、G20峰會等國際峰會,提升日本國際影響力;與中方一起推動雙邊關系進入“化競爭為協調”的“新時代”,同時與美國和俄羅斯保持相對穩定的關系等。
安倍還積極推動多邊貿易的發展。在美國政府于2017年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后,安倍主導簽署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機制,目前這一機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當地時間2022年7月8日,日本東京,日本《讀賣新聞》發特刊報道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擊不治身亡的消息。圖/IC photo
然而,作為日本右翼保守勢力代表的安倍晉三,也導致日本近年來不斷朝著右傾保守化的趨勢演進。陳洋稱,安倍經常發表否定侵略歷史、否定慰安婦問題的言論,并高調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推動日本右翼保守勢力氣焰不斷高漲。
“安倍晉三雖然去世了,但他在歷史問題上的一些言行,無疑是一筆很難在短期內消除的負面遺產。而這樣的負面遺產,也導致日本始終難以與中國、韓國等周邊鄰國深化和改善關系?!标愌蟊硎尽?/p>
從安倍本人的角度而言,他曾表示,修憲、和俄羅斯的“北方四島”問題以及和朝鮮的人質問題未能推動是他任期內的三大遺憾。其中,修憲問題是他第二個首相任期開啟后的一大夙愿。
王新生指出,作為一個理念型保守政治家,安倍最大的政治目標是實現修憲,也即將日本自衛隊的地位和職能寫入憲法。2015年,他曾不顧反對推動新安保法的實施,解禁集體自衛權,松綁自衛隊的海外軍事行動。但是他將自衛隊明確寫入憲法的目標,至今沒有實現。(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