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歐帕家的果園,一排排整齊的榴蓮樹上掛著拳頭大小的果實,樹下看不到一棵雜草,細細的水管在進行滴灌。“榴蓮特別嬌氣,怕熱、怕旱、怕澇、怕蟲,果農像養育孩子一樣照顧榴蓮樹,掛果后大約4個月成熟,每棵樹收獲幾十個榴蓮。”歐帕說。
歐帕是泰國巴真府農業協會主席。“這里背靠考艾山脈,土地富饒、水質清澈、氣候適宜,種植的榴蓮品質很高。巴真府的榴蓮在果園的收購價就高達每公斤150泰銖(約合28元人民幣)。完全不用擔心賣不出去,因為味道很好。”歐帕提起榴蓮就眉飛色舞,“你看,我們的榴蓮還通過了地理標志(GI)注冊,確保產自巴真。”
泰國東部包括巴真、羅勇、尖竹汶等7個府,是該國最重要的水果種植區。泰國副總理兼商業部部長朱林近日表示,預計2022年泰國水果產量將超過540萬噸,同比增長13%,僅榴蓮產量就將達74萬噸。
泰國農業經濟辦公室秘書長尚塔農表示,泰國水果委員會將工作重點放在質量管理上,通過府級農產品問題解決委員會,各府將每種產品的信息用于水果綜合管理中,包括量化管理強調供需平衡,將產量與市場需求聯系起來。此外,地方政府、私營部門和農民一同合作管理控制水果質量,擴大水果出口。
為推動泰國水果走向世界,泰國商業部、農業和合作社部共同開展“優質農產品開拓海外市場”項目,通過國外在線銷售渠道出口高質量產品,力爭疫情過后得以迅速恢復潛在市場份額。未來,泰國將增加新鮮水果、干果等的出口力度,并組織泰國水果展銷活動,力求將出口增長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據泰國商業部預計,今年泰國水果產量的70%將出口國際市場,中國依然是最大的出口市場。2021年,泰國水果對華出口約220萬噸,出口額達1630億泰銖。朱林表示,希望今年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市場的水果出口,“泰國農業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一半。中國是泰國重要貿易伙伴,尤其是農產品和水果。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泰國農民可以增加收入,讓更多農業人口走向富裕。”
泰國對華水果出口主要通過海運和陸路運輸,中老鐵路的開通為物流帶來新機遇。泰國農業和合作社部部長顧問阿隆功表示,通過中老鐵路運輸農產品能有效降低運輸成本。為了保證出口品質,泰國商業部要求水果出口商備好“三證”,即檢疫證明、新冠病毒檢測證書以及滅菌證明。此外,泰國商業部、農業和合作社部決定,在“三證”基礎上采取相關聯防機制,從果園采摘前14天就啟動相關保障措施,確保水果出口從運輸、分揀、包裝到裝車全過程各個環節都做好疫情防控。自2022年2月1日起,泰國國家農產品及食品標準局與農業科技廳在22種出口水果上試點啟用植物檢疫電子認證系統,水果貿易商利用該系統可以輕松獲取相關認證材料,為泰國農產品和食品出口創造更多便利。
為提升泰國水果在中國市場的知名度和銷量,泰國商業部推動在中國多個城市舉辦了“泰國水果黃金月”“泰國頂級品牌”等宣傳活動。“泰中在農產品領域有著廣闊的合作前景。中國連續9年保持泰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希望繼續挖掘兩國在經貿領域的投資合作新機遇,把更多泰國農產品推向中國市場,讓中國大眾吃上健康優質的泰國食品。”朱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