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板塊又上演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近期回暖的貴州茅臺剛站上1900元不久,走勢又出現了反轉。10月18日,貴州茅臺開盤后股價大幅下跌,截至今日收盤,股價下滑6.1%至1800元/股(人民幣,下同),單日市值蒸發近1500億元。
龍頭股股價出現異樣后,白酒板塊更是掀起“暴跌潮”。迎駕貢酒、山西汾酒、舍得酒業、酒鬼酒跌停,五糧液、洋河股份、水井坊等個股下跌超過5%。
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白酒指數(884705)下跌接近8%,個股全線飄綠。
白酒消費稅將被調整?
10月16日,《求是》雜志發表了文章《扎實推動共同富?!罚ㄏ路Q“文章”)。文章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們說的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
文章提到,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六大要點工作的之一就是加強對高收入的規范和調節,其中有不少舉措與稅收制度的改革相關,涉及個人所得稅、房地產稅、消費稅等。文章發布后,外界有觀點指出,白酒作為國內重要消費品之一,其消費稅有可能會被調整,征收環節將從生產端后移至零售端。
早在2019年11月29日,國務院印發了《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其中雖未提及白酒行業,但提出消費稅征收將從生產環節后移至批發零售環節,這也曾引發了行業對白酒消費稅后移征收的猜想,白酒板塊在當日領跌大盤。
不過,在財政部2019年末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征求意見稿)》中,只有“金銀首飾、鉑金首飾和鉆石及鉆石飾品”和“超豪華小汽車”兩類消費稅延后至零售環節征收,對于市場關心的白酒稅率問題,征意稿并未進行調整。
此次消費稅將被調整的消息再次傳出,白酒板塊也同樣出現動蕩。酒業分析師蔡學飛10月18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白酒板塊今日大跌,應該是受到了上述消費稅調整消息的影響。
蔡學飛還表示,白酒板塊的大跌可能也與近期基金減持白酒龍頭股的消息有關,這影響了市場信心。
全球持有貴州茅臺最多的基金——歐洲亞太成長基金近日公布的持倉數據顯示,該基金9月繼續減持貴州茅臺,三季度末持有貴州茅臺股份數相比二季度降低了11.19%。
若稅改,小企業更受影響
我國現行消費稅的征收范圍主要包括煙、酒、鞭炮、焰火、化妝品、成品油、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摩托車、小汽車等稅目,有的稅目還進一步劃分若干子目。在眾多稅目中,占大頭的主要是煙、酒、油和車。
如果消費稅征收環節延后征收,對于白酒行業的影響會有多大?
中金公司此前曾預計,如果白酒消費稅調整,酒類企業稅負有可能增加,經營情況會受到影響,而相比啤酒和其他酒類,白酒行業受到的影響最大。在白酒企業中,大企業受到的影響則顯著小于中小企業,稅收不規范的企業競爭力將下降。
在白酒行業,企業普遍采用的是“酒廠+經銷商”的產銷模式,白酒企業以出廠價向經銷商提供產品,經銷商以批發或零售的方式向外銷售產品賺取差價。但如果征收后移,酒企在經銷渠道的壓力將大大增加。
蔡學飛認為,白酒屬于重稅行業,企業很關心消費稅率的調整,如果稅率從生產端轉移至零售端,理論上這是減輕了生產企業的負擔,因為稅率更加平衡,但實際上,在目前這種“廠家+經銷商”的產銷結構下,也會變相增加企業的經營壓力。
“消費稅征收環節的后移,會增加白酒銷售端的成本,從而影響白酒的消費需求,降低企業收入。”蔡學飛說道。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時代財經,后移征收消費稅將增加白酒銷售渠道的稅負,一線白酒品牌可以將通過提高酒價等方式將稅務成本向渠道、消費端等下游轉移,而中小品牌轉嫁能力不強,只能由企業和渠道共同承擔稅務成本。此外,如果市場需求端產生結構性萎縮,無論是頭部,還是非頭部白酒品牌,都會受到負面影響。
中信證券在其最新研報中稱,消費稅所有相關內容中市場最為關注對白酒的影響,主要擔憂在于稅率的調整和征收從生產端后移至零售端。“消費稅改是否進一步推進尚不明確,但考慮到白酒渠道的復雜性,以及規模影響,我們認為稅收調節的緊迫性在煙、油之后。若白酒稅改施行,對不同企業影響差異較大,主要看新增稅負在廠商、渠道、消費者之間的分配,核心看品牌廠商的定價能力。”
中信證券還表示,對“茅五瀘”等強勢品牌,由于品牌力強大、對渠道和消費者議價能力強,新增稅負料將實際由渠道或者消費者承擔,對企業利潤影響小。對品牌力不足的競爭弱勢企業來說,預計將自行承擔部分或更多稅負壓力,因需要為新增稅負補貼渠道以保持渠道動力,同時品牌力不足、定價權低,也難以將新增稅負轉移給消費者。“白酒若稅改,負面影響主要集中于弱勢品牌,名酒具有強大的轉嫁能力,消費稅變化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