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日前宣布,為適應經濟結構及證券市場發展變化的需要,經充分聽取市場意見,并經指數專家委員會審議后,將對中證行業分類標準做出系列修訂,于下一次樣本定期調整時(2021年12月13日)一并實施。據悉,中證指數公司預計于11月公布上市公司的重新分類結果。
中證指數公司于2007年正式對外公布中證行業分類標準,并于2016年修訂。中證行業分類是國內市場產品跟蹤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泛的行業分類體系,相關指數跟蹤產品規模超過6000億元,覆蓋滬深港市場上市公司、海外市場中國上市公司以及公募債發債主體。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結構優化升級與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時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經濟不斷涌現,為行業投資格局帶來新的變化。隨著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上市公司的行業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為更好適應上述趨勢,中證指數公司秉持“反映經濟活動、突出投資導向、注重行業細分、保持前瞻架構、銜接現有框架”五項指導思想,對中證行業分類標準做出系列修訂,包括新增1個一級行業(房地產)、9個二級行業、26個三級行業、98個四級行業,各級行業數量由10、26、72、162個分別調整為11、35、98、260個;中證一級行業代碼段由原00-09調整為10-60,其余各級代碼相應調整。
修訂后,中證行業分類標準仍維持四級架構,主要從經濟活動的不同功能特點、商品和服務的不同屬性出發,將經濟活動劃分為能源、原材料、工業、可選消費、主要消費、醫藥衛生、金融、信息技術、通信服務、公用事業和房地產11個一級行業,便于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便于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進行資產配置;二級至四級架構兼顧國內經濟結構的特點以及本土證券市場投研的需要,更為貼合中國國情。修訂后,行業顆粒度大幅細化,服務投資管理能力顯著增強。中證行業分類標準共有260個四級行業,平均每個四級行業的滬深上市公司數為17家,行業平均總市值為37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