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國慶長假后,A股即將迎來10月首個交易日。假期期間海外市場的震蕩是否會傳導到A股?當下還有哪些景氣賽道值得投資者提前布局?
在多家券商看來,四季度經濟邊際上好于三季度,這是年末A股行情的基石,10月基本面預期和相對估值均處低位的價值板塊將崛起,市場主要指數也有望迎來年線三連陽。配置方向上,建議精選三季報有望業績超預期的細分賽道,以及基本面預期低位并且前期估值充分修正的行業。
券商態度樂觀
十一長假期間海外市場頗不寧靜:港股、美股市場迎來劇烈震蕩,天然氣、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沖高,美國史上首次債務違約風險高懸。對于節后走勢,A股是否會受到外圍市場情緒影響無疑是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十一”假期港股出現波動,相關行業表現可能在節后的A股市場形成映射,A股出現系統性風險的概率依然不大,主要原因包括:美國發生實質性債務違約的可能性不高,國際因素出現緩和的信號,地產信用風險仍在可控范圍內。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同樣認為,恒大債務違約事件對A股只是結構性擾動而非系統性風險。往后看,未來難再出現過去寬松后地產收益率較快抬頭現象,進一步強化無風險利率下行的確定性。除了沿地產收益下行主線外,理財收益率下行亦為無風險利率下行持續助力,持續帶來增量資金。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指出,從10月來看,由于地方政府的能耗考核約束在季末更加明顯,進入10月后有望獲得邊際緩解,同時國內能源供給與歐洲差別較大,暫時看不到國內被歐洲影響出現能源危機的情況。對于市場對滯脹的擔憂,需要指出的是中國CPI壓力遠不如美國,預期國內會進一步寬松加碼。
年線收陽概率較大
就10月乃至整個四季度而言,A股市場將呈現怎樣的行情?經歷連續兩年上漲后,今年A股能否打破“牛不過三”的“魔咒”?
在中信證券策略團隊看來,在政策協調效果顯現后,預計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會明顯好轉,四季度經濟邊際上好于三季度,這是年末A股行情的基石;宏觀流動性層面,當下宏觀政策更偏向“跨周期調節”,局部地產信用風險處置需要偏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季節性流動性缺口需要對沖,預計四季度降準依然是政策選項。對于10月,預計基本面預期和相對估值均處低位的價值板塊將崛起,A股四季度行情也將啟動。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認為,盡管美聯儲Taper步伐逐步逼近,但考慮到國內外貨幣政策存在時間差,國內權益市場更具內生性。疊加G20峰會將至、國內風險事件的有序處理,分母端逐步發力與預期修正,看好金秋十月行情。
海通證券策略團隊認為,整體上2019年初以來的三年牛市還在途中,今年處在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牛市最后階段,全部A股的ROE仍在上升趨勢中,情緒還有上升的空間。往后看未來3-6個月市場整體趨勢較好,在估值不出現大幅壓縮的情況下,今年A股年線收陽的概率較大。
關注三季報有望超預期的細分賽道
對于10月具體配置方向,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團隊認為,供需矛盾是主導市場的核心主線。盡管當前市場面臨地產行業信用風險等擾動,但是并不改變運行方向。建議把握風格切換、強化價值配置,精選三季報中有望業績超預期的制造和科技板塊細分賽道(如軍工、半導體、鋰電等),并維持煤炭、化工、水泥、鋼鐵等周期板塊的超配不變。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建議,配置上側重基本面預期低位并且前期估值充分修正的行業,看好五條主線:一是中游制造,如鋰電、機械、汽車零部件等;二是部分消費行業,如白酒、食品、美妝、免稅和酒店等;三是部分醫藥行業如醫療服務、制藥設備等;四是科技板塊當中的半導體設備和特種芯片等;五是港股互聯網龍頭在極端悲觀預期影響后的估值修復機會。
安信證券策略團隊建議,10月圍繞三季報超預期的高景氣方向進行布局:繼續持有“寧組合”,以及中國能源轉型進程中的受益行業;對于傳統周期股,傾向只保留邏輯最強的,即供給強限制、需求高增長的品種;消費醫藥在相對收益上排序上升,尤其是估值調整到位、景氣度穩定的細分行業。
廣發證券策略團隊認為,在“供需兩端穩增長”環境下,周期股行情需要聚焦“供需缺口剛性”的領域,而“能源新基建”的需求空間則得到進一步明確。繼續建議配置三條主線:一是“低估值+內需穩增長”,如建筑、券商、動力煤;二是“低估值+能源新基建”,如風電、特高壓、電力運營商;三是多輪驅動的新能源鏈條,如鋰礦、鋰電材料以及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