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紅棗期貨續創上市以來新高 背后的原因是……

2021-08-17 11:44:53

7月以來,紅棗期貨價格不斷走高。昨日,紅棗期貨再一次全線飄紅,其中主力合約CJ2201上漲2.25%,收報于14090元/噸,創下上市以來新高。近月合約CJ2109強勢漲停,收報10060元/噸。分析人士認為,因新產季紅棗改種現象及高溫導致落果嚴重,減產及優果率下降預期強烈,使得遠月紅棗價格強勢上漲,繼而拉動近月合約。

減產預期推升棗價

“本輪紅棗價格上漲的核心驅動是新季紅棗預期減產30%以上,連續四年主產區新疆紅棗種植面積下降和產量連續下降令2021/2022年度紅棗供應存在一定缺口。”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導致本年度紅棗減產和短期供不應求主要歸結于四個方面:一是由于2016年以來主產區新疆的棗樹種植收益越來越低,本年度新疆阿克蘇和阿拉爾非優勢產區出現了明顯的改種棉花等農作物的現象,新疆總體種植面積預估減少7%—8%左右;二是今年6月初開始,新疆地區雨水偏多,使得新季紅棗開花期和坐果期普遍出現了延遲,延遲后的紅棗坐果期正好與7月初新疆季節性高溫階段重合,棗農在平衡水資源與收益的情況下,優先保障棉花等農作物的用水,導致7月初季節性高溫階段棗樹水分供養不充足,多重因素影響下,本年度紅棗落果數量偏多,進一步強化了今年減產預期;三是目前市場對于結轉庫存數量存在較大爭議,市場預估區間為產量的10%—20%;四是我國紅棗產量全球占比98%以上,且缺口無法通過海外進口來滿足,因此市場看漲預期較濃。

在國投安信期貨分析師董甜甜看來,除了市場重點關注的新疆主產區天氣的影響因素之外,政策預期也成為推升紅棗期價上漲的因素之一。“種植戶普遍認為紅棗的收購價格將大幅上漲,各主體給予的減產幅度不同,因此對價格漲幅判斷略有不同。回顧去年的紅棗托市收購政策,兵團企業與自治區企業均在不同地區以不同價格收購,體現‘以質論價’的特點。”她認為,目前多空雙方主要分歧還是在于紅棗的減產幅度,這在8月下旬或者9月上旬將初步確定。

王駿認為,目前紅棗市場看漲的邏輯是疫情防控態勢整體向好,后期紅棗消費會明顯恢復,去年低基數會讓年度消費量同比大幅增加概率上升,加之當前供應存在明顯缺口導致短期全國紅棗市場供不應求局面。“不過,從空頭視角來看,紅棗作為非必須消費品,疫情會對紅棗的消費和貿易形成明顯沖擊,結轉庫存可彌補減產帶來的缺口,但很顯然,短期的利空因素并沒有讓紅棗價格回落。”

格林大華期貨高級分析師王立力同樣認為,本輪紅棗期貨的上漲主要矛盾是新疆減產預期,矛盾點并不在于是否減產,而是減產幅度有多大,這是多空第一個分歧點。此外,疫情引發的需求較差以及近兩年的結轉庫存數據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之一。紅棗相對鮮果最大區別就是易儲存、耐儲存,近年來結轉庫存增量還是比較明顯的。“總體而言多方聚焦點是供應減產,空方聚焦點是需求差,并且減產預期已經有所體現,這也是紅棗的基本面主要矛盾點。”

現貨成交顯著好轉

事實上,與去年相比,紅棗價格有了明顯的上漲,紅棗減產預期發酵后也引發了部分貿易商入市搶購。王立力認為,受疫情影響終端消費近兩年一直清淡,直到減產預期的發酵,提升了市場采購積極性,但主要是在貿易商環節,終端市場是否能夠消化仍需要時間驗證。

“紅棗的舊作交易當下較為清淡,紅棗本身處于消費淡季,同時各地對于疫情的防控措施也加重了淡季的力度,需求端低迷對紅棗的影響已經達到了冰點程度,因此繼續產生邊際影響的可能性較小,供給端的改變或促使紅棗供大于求的情況有所緩解。”董甜甜說。

據了解,目前現貨市場的紅棗仍舊是舊季紅棗,新季紅棗還未收獲,近期紅棗舊作現貨價格持續走強。卓創數據顯示,河北地區的一級紅棗價格同比2020年漲12.5%,同比2019年疫情前漲5.88%。王駿認為,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中秋節和國慶節備貨存在較大需求,且減產預期發酵后,部分貿易商入市搶購,導致現貨成交明顯好轉。數據顯示,今年第32周全國紅棗銷區現貨成交量環比提升14.81%,同比2020年提升121.43%,同比2019年提升47.62%。可以看出,減產預期發酵后,紅棗走貨量連續三周大幅好轉,且好于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同期。

新季紅棗開秤價格方面,王駿認為,當前產業端普遍較為看好,預計新季紅棗價格將出現明顯提升。“主要因為紅棗減產預期較強,市場供應在2021/2022年度后期可能存在較大缺口,市場持貨主體信心明顯增強,惜售情緒可能滋長。”

“花期延遲的紅棗產區,一茬花已經形成特級、一級果,后續部分棗花受到影響,使得三茬花、四茬花坐果產生的三級果及以下占比有所提高,也即品質兩極分化較為嚴重。”董甜甜認為,紅棗產區天氣的炒作是此輪期貨行情的源頭,各種預期沖擊市場,對于減產幅度眾說紛紜。目前來看減產是較為確定的,但幅度大概率沒有市場傳聞的40%之多,期價已經接近本輪行情的天花板,從時間上看8月下旬或者9月上旬將初步確定產量,減產題材有望落地。

在王駿看來,棗樹8月初定產量,10月初定質量,目前減產預期在盤面上有所體現,天氣與降雨的因素是一個后續潛在的利多因素,需加以關注這個不確定性。9—10月中旬是棗樹果實成熟期,如降雨過多將導致新季紅棗裂果、爛果現象增加,嚴重影響新季紅棗品質,可能進一步減少優質紅棗數量。

此外,王駿提醒說,雖然結轉庫存偏高是一個利空因素,但是對壓制價格上漲影響可能有限,中秋國慶雙節備貨期臨近,此后我國各地天氣將轉冷,紅棗步入消費旺季,減產預期強化,疊加貿易商近期采購搶貨,目前現貨市場采購熱情較高,結轉庫存消化速度預計較快。 

“本次上漲期貨市場充分發揮了價格發現功能,通過期現價差和近遠月價差也能體現市場功能,未來天氣因素、疫情影響會是繼續影響價格的不確定因素,同時高庫存也會成為抑制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對于盤面分析,行情受到市場追捧后還是要密切關注不確定因素逐漸落定,目前而言,對于有庫存企業擇時賣保迎來機會。”王立力說。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