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精品菠萝久久久久久久_欧美jiizzhd精品欧美_h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

“打假”非法期貨!警惕境外交易噱頭 中期協教你四招識破

2021-03-16 09:50:48

又一年3.15,期貨市場也“打假”。

近年來,隨著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加快,投資者對國際期貨品種關注度增加,不少非法國際期貨交易平臺就開始“玩花招”。“假平臺”、“假代理”、“假大師”等層出不窮。

國內一些非法機構在推廣“外盤期貨”代理業務,宣稱自己可以代理做外盤期貨,原油、黃金、恒指、外匯,等境外期貨品種。噱頭為“大師帶路”,專業配資,杠桿巨大,回報驚人。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國證監會目前尚未向任何機構頒發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并且尚未出臺境內單位或個人從事境外期貨的辦法。且境內投資者通過非法平臺網站參與境外證券市場交易,切身權益將無法得到有效保護。

跨境詐騙重災區

從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披露的案例信息來看,近期非法期貨案件中跨境詐騙是重災區。

例如2020年12月10日,上海警方破獲一例非法期貨案件,涉案金額700億元。具體為吳某團伙所利用非法期貨交易軟件,為跨境期貨交易搭建了一條非法通道,使得投資人得以在境內開立境外期貨交易賬戶進行投資交易。

經查,吳某在網上發現本市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專門研發了一款具備境外期貨交易、分倉管理賬戶、清算提成等功能的交易軟件。通過該軟件,吳某可以招攬客戶從事境外期貨投資,進而賺取交易手續費。吳某便通過該公司客服獲取了交易軟件的下載鏈接、登陸賬號和密碼,并在不具備經營資質的情況下,伙同他人不斷發展下游代理和客戶。

再看另一跨境詐騙案例,2020年1月,上海公安機關偵破一起以從事證券、期貨交易為幌,跨境詐騙境內投資人,涉案金額高達3000余萬元的案件。

經查,發現一條盤踞在境外多國,以從事證券、期貨交易為幌,跨境詐騙境內投資人的犯罪產業鏈。犯罪嫌疑人饒某、夏某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深圳開設成立一科技公司,組織20余名公司成員分批出境,在境外租賃犯罪場所、購買電腦、手機等作案設備。隨后,饒某、夏某指使團伙成員利用微信、QQ等方式攬覓境內投資人進入所謂“股指期貨交流群”,并假扮投資人、專業導師、導師助理等角色,開設語音課程,營造境外股指期貨交易高收益氛圍,取得境內投資人信任,誘騙投資人入金交易。

境外平臺端犯罪團伙湯某等人,受饒某委托,在多國注冊成立公司,將公司包裝成持有美國NFA期貨牌照的交易平臺,并組織團伙成員扮演開戶專員等角色指導客戶開戶入金,向客戶提供交易軟件。犯罪團伙誘騙投資人入金到其控制的境內銀行賬戶后,誘導投資人使用交易軟件從事境外股指期貨的虛擬交易,從而直接騙取投資人投資資金。

非法經營境外期貨犯罪除了嚴重侵害境內投資人財產安全,也擾亂了國家外匯、期貨管理秩序,易產生疊加危害。

據警方提示,不法分子利用私自開發的交易軟件逃避我國行政部門監管,未經批準擅自經營期貨交易業務,嚴重破壞境內期貨市場管理秩序。同時,不法分子將投資人通過非法跨境期貨交易軟件入金的人民幣匯兌成美元,造成資金非法跨境流動,嚴重破壞我國外匯管理秩序。此外,不法分子可能利用投資人境外市場信息缺失的盲點,誘騙投資人從事虛假股指期貨交易,非法經營或向網絡詐騙犯罪變異升級。

外盤交易損失難追回

近年來,隨著期貨市場國際化進程加快,投資者對國際期貨品種關注度增加,不少非法國際期貨交易平臺就開始“玩花招”。

國內一些非法機構在推廣“外盤期貨”代理業務,宣稱可以為境內投資者參與境外期貨交易提供渠道,代理中國香港、紐約、倫敦等市場原油、黃金、股指、外匯等期貨投資。而當前外盤期貨之所以成為不法分子坑騙投資者的手段,一方面是利用大多數的國內投資者無法開外盤戶的心理,另一方面則是外盤期貨缺乏監管。

根據《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未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或者變相設立期貨公司經營期貨業務(含境外期貨經紀業務)。境內單位或個人從事境外期貨交易的辦法,由中國證監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中國證監會目前尚未向任何機構頒發境外期貨經紀業務許可證,并且尚未出臺境內單位或個人從事境外期貨的辦法。

且境內投資者通過非法平臺網站參與境外證券市場交易,切身權益將無法得到有效保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5條之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不得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或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17條之規定,境內個人進行境外權益類、固定收益類以及國家批準的其他金融投資,應當按相關規定通過具有相應業務資格的境內金融機構辦理。

值得注意的是,境外期貨代理的機構及人員通常在國內無實際經營機構,投資者參與此類交易造成的損失,一般難以追回。由于開戶的投資公司不是期貨公司,根據中國證監會、國家工商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在查處非法期貨交易中職責分工的通知》規定,凡涉及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以外的機構非法從事境外期貨交易的案件,由工商部門牽頭查處。投資者應當直接向該投資公司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反映。如果涉案的金額較大,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處理。

四招辨識非法期貨

非法證券期貨活動是一種涉眾型的違法犯罪活動,花樣翻新快,隱蔽性強,欺騙性大。

近年來,隨著對非法期貨活動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不法分子從事非法期貨活動的手法不斷翻新,非法期貨活動的隱蔽性越來越強。投資者在入市交易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辨識非法期貨活動。

對此,中期協提示,可根據以下四點做出識別。

一是辨識主體資格。按照規定,開展期貨業務,需要經中國證監會核準,取得相應業務資格,否則即為非法機構。投資者可以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www.csrc.gov.cn)、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www.cfachina.org)查詢合法期貨經營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息,或者向當地證監局核實相關機構和人員信息。

目前,境內只有4家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期貨品種是合法期貨交易,即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及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此外,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的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在籌建中,不過目前沒有上市期貨品種。

二是辨識營銷方式。一些不法分子往往以“老師”、“期神”自居,以只要跟著他做,就能賺大錢的說法吸引投資者。投資者需要知曉,合法的期貨經營機構不得進行此類虛假宣傳。投資者遇到這種情況請勿相信。期貨交易具有高風險特點,不可能穩賺不賠。

三是辨識互聯網網址。非法期貨網站的網址往往采用無特殊意義的字母和數字構成,或采用仿冒方法在合法期貨經營機構網址的基礎上變換或增加字母和數字。投資者可通過中國證監會網站或中國期貨業協會網站查詢合法期貨經營機構的網址,識別非法期貨網站。投資者請勿登錄非法期貨網站,以免誤入陷阱,上當受騙。

四是辨識收款賬號。合法期貨經營機構只能以公司名義對外開展業務,也只能以公司的名義開立銀行賬戶,而非法機構往往以個人的名義開立收款賬戶。如果有人要求投資者把錢打入以個人名義開立的賬戶,投資者即可果斷拒絕。

掃一掃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