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政府新聞辦3日舉行發布會,介紹省委一號文件相關情況。2021年,該省一號文件繼續聚焦農業、農村、農民,新出爐的31條“硬核”舉措將為“三農”獻上新年“政策大禮包”。
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大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推動城鄉循環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內容。當天,江蘇省委一號文件即《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繼續聚焦“三農”。
江蘇省委農辦主任、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云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對《意見》進行了解讀。
據其介紹,江蘇省委一號文件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并推進,對“三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意見》共列出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開展富民強村幫促行動、強化黨的全面領導等四個方面31條硬核舉措,尤其突出了提升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加快改善農民住房條件、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等“三農”工作中的重點或短板。
《意見》明確,“三農”工作重點將轉向加快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確保重點地區農村居民及農村低收入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該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經濟薄弱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增幅高于該省平均增幅,構建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經濟薄弱村發展長效機制。
值得關注的是,“政策大禮包”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期待的量化“小目標”。
例如《意見》鼓勵各地改造和新建一批農村社區,全面完成蘇北地區三年30萬戶農房改善任務;加快推進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80所;提高江蘇省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最低標準至每人每年610元。
楊時云表示,進入新階段,江蘇將肩負起新的重大使命,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真抓實干抓好“三農”工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奮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蘇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道路。(完)